成為太陽之手, 烘焙夢的發酵進行式
- Summer Tien
- 2022年4月27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「南部的海,不是我想要的,所以自從那一天起,我自己做決 定,搬回臺東。」周萱的故鄉在臺東,只不過雙親早就搬離臺東在 南部定居。她在南部出生長大,家人總是不厭其煩的帶著周萱返回 部落老家,她仍記得童年時期的臺東風景,但是長年離鄉又歸鄉的 日子讓她感到厭煩。她說:「過年、過節回鄉,我都是『不願意』 回南部的那一位。」即使在咖啡店的生活一切順遂,但在周萱心裡 有海的位置、眼裡有海的樣子,城市的煩躁加速她歸鄉的腳步,倒 數計時新的未來即將開始。

▍烘焙技術的習得,全憑一雙眼
關於吃,周萱有高度的興趣與熱忱,雖然說工 作經驗皆與餐飲有關,但她從未站在烘焙室裡,而 是在一旁協助備料。周萱說:「我都是用眼睛在看, 偷看烘焙室的人怎麼做,後來覺得『我好像喜歡烘 焙這件事』。」離開南部,回到臺東老家生活,對 她來說要穩定日常生計,最好且快速的選擇,就是 發揮自己的餐飲專業。很快地,周萱找到新的工作 職場,開始動手從布丁、奶酪類等甜點,進入烘焙 新樂園。
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書中的名言:「當你真 心渴望某樣東西時,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完成。」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,自然會有貴人相 助。當時有烘焙師傅帶著周萱做塔皮,教會她做西 點的基本邏輯。「現在部落草地實驗室推出的輕食、 甜點或是鹹派,全都是回想過去前輩教的基本功, 自己反覆嘗試再做調整。」周萱過去在職場累積的 看家本領,皆在此時成為她的助力,全數發揮派上 用場。


▍一步一腳印,野菜土包子的覺醒之路
離開原先的工作場域,周萱原本有考慮進入飯 店業,卻苦惱而躊躇不前。偶然在聚會中,從朋友 口中得知,部落即將投入公部門計畫,為此創造工 作機會留住部落人才,周萱因此投入以部落食材為 飲食核心的行列,研發部落草地便當。她左腳出走 烘焙新樂園,大跨右腳登入原住民族的野菜殿堂, 至於能不能完美落地呢?周萱說了一句:「我覺得 我是土包子!」
「雖然我是排灣族,不過對於傳統食材只知道 假酸漿葉與月桃葉,也不知道血桐是什麼。」無法 辨識野菜的周萱,有次夥伴請她幫忙採摘飛機菜 (亦稱昭和草),面對綠油油的雜草,無助呆站地看著它們許久,夥伴的一句玩笑話:「你一定不知 道飛機菜厚?」讓周萱萌生挫折感。她形容自己是 務實的人,不會就是親手做、用腦學,同時也感謝 廚房好夥伴,能容忍她鬼靈精怪的嘗試。而讓周萱 挫折的絕非只有野菜,更有令她心生厭惡,部落口 香糖的原料之一:野生荖葉。

▍從討厭到喜歡成癮的荖葉奇緣
「荖葉是所有可食植物中我最抗拒的!最討厭 咀嚼檳榔發散出的味道。」周萱得知部落開始著手 設計以野生荖葉為主的菜色,自己被賦予研發有關 荖葉的烘焙產品,她坦承真的很痛苦!周萱沒有做 麵包的經驗,缺乏師傅在一旁提點,做出第一款荖 葉麵包,有外觀但味道不足,也許是揉麵程度、發 酵時間等等的技巧問題。再加上碰到心生厭惡的荖 葉,發酵與高溫烘烤的氣味蔓延在狹小的工作間, 聞久了讓她產生頭暈、做嘔、食慾不振的情況,當 時只能用雪上加霜來形容。
自學的周萱用時間與次數換取經驗,並強迫自 己接受荖葉。從硬梆梆狀似法國麵包的外觀與口 感,牙口不好的老人家無法咬食,進化到麵體細緻、 軟硬適中,且散發荖葉醬料獨特清香的成品,內層 再加上起司,加熱切片後牽絲的視覺感,也牽動飢 餓的感覺。周萱從第一顆麵包出發,烤了超過百顆, 從 32 公升的小烤箱,升級到大型烤箱,並進駐臺 東市區 TT style 波浪屋,成立部落草地實驗室,推 廣以荖葉為食材的輕食,原味荖葉麵包與拉絲荖葉 麵包是熱銷的品項。

從見到荖葉就討厭,相較今日已是荖葉成癮的 周萱,她笑稱光是吃雞塊都想沾荖葉醬!雖然不少 人對荖葉變食材投以好奇的眼光,周萱希望自己做 出來的食物可以被善待,如同最初對荖葉觀感極 差,最後卻離不開它,希望更多人打破常規,對味 道奇特的荖葉另眼相看。
All photo credit: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 / 攝影・彭柏璋
◎本刊保留所有權利,欲利用本刊圖文內容,請洽著作財產權臺東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之同意或書面授權。
台東部落食尚誌 第三刊《原式守味者》
2021 / 9月出刊

Comment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