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部落食尚誌・第三刊《原式守味者》
- Summer Tien
- 2022年5月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Project:主題企劃、採訪撰文、社群內容經營
在餐食好吃與否之外,台東部落的餐桌美學,不論是食材擺盤、杯盤之間的花草裝飾,或跳脫餐桌之外、屬於情境氛圍的營造,一走進用餐環境都令人驚喜連綿,在消費者的腦海裡留下深深刻的印象。尤以COVID-19新冠肺炎疫情,島內旅遊需求大增,旅人紛紛轉向部落旅遊感受不同風情,去部落就像出國,有截然不同的風景、食物、語言,就像去到陌生的異域,自然會被精緻、好看、好拍、或是沒看過的東西吸引,是人類獵奇的天性,再自然不過。


但究竟是食物的本質與當下的感受重要?還是拍下照片後給不在同個時空的人看重要?過多的餐桌美學,模糊了料理的本位,製作料理的食材來自哪裡、是誰種植的?為什麼選擇它們?為什麼食物總是要多準備?背後的心意與想要透過料理傳遞的訊息,也許才是比美照更重要的事。因此,第三刊要邁向返本之路,尋求料理的「本味」。
邀請幾位台東各部落的原住民族青年,以「守味」為主題,重新觀看部落的飲食地景,從能影
響風味的食材供應鏈、烹煮間的美味與文化相互間的關係,再到不失傳統味的創新展示食物的方式,皆不要過度講究、過度烹調,或是有太多細節(例如:餐桌裝飾),讓食物呈現的模式簡明、新鮮且源自簡單生活方式。
尊重「簡單」,簡單可以在各種不同場所裡發覺到:食物本身、食物的生產模式、食物生產者的方式、烹煮食物的方法、食物的呈現,或是消費時的陳設,每一種簡單的形式,都是對食物道地特性的全面認知有所貢獻。
本刊內容大綱
編者的話:為何是原式守味者?
我是部落「留忙」,傳承就是我的生活
/ 食材守味者 /
擁山海本是,抱食材本味於一身
將食的視角歸零,以傳統穀物寫下日常
/ 料理守味者 /
表述部落食與文化智慧的天選之人
大島世界不敵小島芋田,我要的「蘭」調滋味
/ 野食守味者 /
成為太陽之手,烘焙夢的發酵進行式
硬漢本色的背後,柔萃出的食材靈魂
走向原味紀實之路
댓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