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.4月號:其實藝術就在我們身邊
- Summer Tien
- 2024年1月1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負責項目:人物採訪、撰文



藝術文化下鄉・藝起來我家:打開我家大門,邀你來同歡樂
藝術文化下鄉系列活動中以「藝起來我家」表演形式較為特別,是將民宅的庭院做為舞台,分享在地的日常故事,演出內容是將田調訪談轉譯為故事內容,透過說書、歌曲或戲劇等方式呈現。去年舉辦場次從臺東市豐田里、長濱鄉三間村、關山鎮德高里、太麻里鄉香蘭村等地區,每次活動皆引起熱烈迴響,不但鄰里居民的感情也因此再度活絡起來,而且如此以親民的藝術形式傳遞不能被遺忘的在地歷史文化,更是一種藝術共創的鮮活表現。
▌有影嘸影?我家宅院可以是大舞台
臺東市豐田里中興路四段一帶,昔日稱作「煙仔寮」,大片種植菸草的地方,亦是張國星家族故事的起源地。張國星的祖父是日據時期由臺中大雅移居到臺東建和,再搬遷至中興路的現居地,家族歷史淵源已將近百年。張國星說:「里長在找場地,要找一些比較有『意思』的,我們家是數一數二啦!」里長來商借的美意,促成里民聽故事憶往昔的這段緣分。
張家的院子方正,一側有著生長數十年的芒果樹、桂花樹,另一側有一棟名為「紹安堂」的古厝。大院子見證著家族遷徙史與勤儉務農落地生根的生活,院子農忙時兼做曬稻穀、曬煙葉之用,空閒時則是孩童的迷你棒球場,附近村莊的小孩相約串門子打棒球。一家子的婚喪喜慶都在此,張家院子承載的故事場景,每一幕都如實呈現在民眾面前,張國星說,活動當天看見鮮少聯絡的人,難得見面活絡感情,回憶頓時湧上心頭,有來參與的人熱切分享、訴說過往的感覺真的很好!
▌藝起來我家,一起讓南迴發光
吉廬夫敢・鄔久子在民國100年退休歸鄉臺東,在金峰鄉新興部落經營民宿,因為母親喜愛畫圖,家族長者擅長雕刻,累積不少排灣族相關的藝文作品,吉廬夫敢・鄔久子將作品陳列在民宿大廳,彷彿是小型的文物館。富有特色的文化展示廳,透過介紹與藝起來我家活動主辦方聯繫,成為南迴線庭院分享會的首站。
活動當日湧入不少人潮,鄰近居民們以族服盛裝出席,來聽部落長者們說古談今,在一個個故事中傳遞對維繫傳統文化的堅持態度,節目內容更有樂手演唱的懷舊金曲與排灣古謠。「我有5、6個民宿常客看了活動訊息,特地從臺北過來參加!」吉廬夫敢・鄔久子開心地說,常客們不僅熱情響應來當觀眾,還特地拍攝做為他們參賽作品的素材。他認為,像這樣以特色活動串連起本地人與外地遊客的交流,再透過影像紀錄,更能做為行銷部落的媒介,吸引更多人來臺東旅遊,創造觀光的亮點。
Comment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