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2023.6月號:臺東藝術節・讓我們一起浪漫出逃

  • 作家相片: Summer Tien
    Summer Tien
  • 2024年1月20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負責項目:人物採訪、撰文

全刊閱讀:https://gov.tw/aDa




專訪《我・我們》第一部曲編舞:布拉瑞揚・帕格勒法

布拉瑞揚簡介:

出身臺東嘉蘭部落排灣族的國際級專業舞者與編舞家,2022 年第 22 屆國家文藝獎得主。曾受邀為雲門舞集,雲門2,美國瑪莎・葛蘭姆舞團等編作。2015年歸鄉臺東糖廠創立BDC布拉瑞揚舞團,每年定期舉辦「回家跳舞」部落公益巡演。


Q:最近一次浪漫出逃的經驗?

現在我的創作過程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,過去編舞是以個人想法、自我為中心做出發。在我急需放鬆、找尋靈感的時候會回嘉蘭部落,當我還在臺北生活會做這種「看似浪漫」的行為。但回到臺東創立舞團之後,我會開車沿著臺11公路浪漫出逃,適時在日常按下暫停鍵,到海岸線的咖啡廳坐著看海聽浪聲。


Q:哪裡是屬於你的臺東靈感基地?

以前在臺北編想舞碼,尤其在和壓力與時間賽跑的情況下,真的需要求助於靈感。現在我沒有「靈感基地」,不過有一群帶給我靈感的人,也就是BDC舞團的舞者們。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和舞者相處,時常一起到海邊、山林溪邊,用眼睛觀察舞者日常或玩樂放鬆的時刻。我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個性,汲取部分成為舞碼創作的源頭,然後與舞者們討論、激發創意,完全是走一條共創的路線。


Q:為何選擇《我・我們》做為新作品的主題?可否能聊聊創作的過程?

《我・我們》是預計好要推出的作品,但我覺得我的狀態還沒有準備好,要演出以排灣文化為主軸的舞碼會感到近鄉情怯。直到我步入50歲,心中想著:「如果不做會不會遺憾?」加上我很清楚會找阿爆一起合作,那就做吧!而在磊勒丹知道我要做《我・我們》三部曲,他說到排灣族生命的三個階段:Pulima、Puqulu、Puvarung,分別是年輕時期用手認識世界、中年懂得用腦思考、年長後用心感受,之後就以三階段做為三部曲的核心。我、阿爆、磊勒丹雖然都是Paiwan(排灣)卻在不同的專業領域各自綻放,集合起來又能做出有意義的作品,完全符合《我・我們》的中心精神:不要在集體中,忘記獨特的自己。


Q:《我・我們》曾在台北、台中受到熱烈迴響,這回首次在臺東演出,希望帶給觀眾什麼樣的感受?

雖然說作品內容是以排灣文化為主軸,但沒有要讓所有人認識Paiwan,藝術展演的觀後感都是主觀的,觀眾看到什麼就是什麼。反而是在臺北、臺中的演出有開發新的客群,也許是慕阿爆、磊勒丹的名而來,對我們都是莫大的收穫。我在想會不會有一天,舞團的作品首演就在臺東,想到臺東就會想到布拉瑞揚舞團。


Q:若有任意門能脫離日常喘口氣,會推薦臺東哪些景點?

其實不用到特地景點,整個臺東都可以讓你大口呼吸新鮮空氣,釋放平時囤積的壓力。不用刻意安排行程,單純享受望著藍天、看海發呆的時間,整個臺東就是大家浪漫出逃的秘密基地。



專訪《願陽光照耀・萬芳音樂會》音樂創作人萬芳

萬芳簡介:

創作型音樂人、廣播主持人、舞台劇與電影演員。曾受邀至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參與「月光・海音樂會」的演出。2022年擔任臺東聲音藝術節的駐村藝術家,Long stay臺東兩個月。


Q:最近一次浪漫出逃的經驗?

面對生活與工作的一些發生的種種,我比較常透過淨化呼吸與靜心做清理,這彷彿是自我的深度之旅。有時候是用運動、爬山、脈動瑜珈、氣功等方式讓身體行動、讓頭腦放下,在過程中時常有很多新發現。有時是鑽進巷弄與咖啡廳、鑽進音樂,或者走遠一點去到海邊,都會啟動新的思維、視界與探險。


Q:哪裡是屬於你的臺東靈感基地?

對於一位生活在都市的人來說,臺東每一條巷弄都是新鮮的,總是不經意地發現創意就藏在轉角處。另外,在街邊市場遇見的人們,雖然素昧謀面卻能隨性攀談幾句,是平凡日子蘊藏的美好。無論是人、事、物,臺東沿途的風景皆是靈感秘境。


Q:去年因創作到臺東駐村兩個月,能聊聊您的經驗嗎?

駐村的時間雖然短暫卻獲得不少寶貴經驗,尤其是拜訪許多在地和移居到臺東的藝術家,從他們身上體會到靈感或創作素材在生活中俯拾即是,無須刻意向外求。在這裡我領受大自然的豢養,是心靈追尋與落腳之處,重新學習將自己歸零,回到單純的日子專注活在每個當下。


我過去曾來過臺東好幾次,不論是個人出遊或是演出工作,我都很享受簡單自然的日常。回到都市之後,曾幾何時不經意想到臺東的生活,它已經深植在我心中,慢慢發酵形成新的揉合與撞擊,成為我作品的一部分。


Q:這次演出期待帶給臺東觀眾什麼?

臺東聚集了長久居住的在地人和搬來這兒10年、20年,或是剛在此落地生根的移居者。我的歌曲裡有一些能喚起大家共同的記憶,也有部分是關於對生命的體悟而寫的新作品。我所期待的是,當面對著這群在生活追尋自我與在地成長的靈魂,在台下聽著我的作品,而我們會共同創造出什麼樣的能量場。


Q:若有溢出日常的任意門通往臺東,您會去哪裡?做什麼?

我會選擇在海岸、溪邊、山林等放下期待、無所事事的把腦袋放空,待上一段時間。慢慢的把自己空出來,才有空間靜靜地沈澱,思索生活帶來的體會與新發現。

Comentarios


pexels-photo-380283.jpg

About Me

北漂的都原青年,過去待過戶外廣告代理商、運動品牌代理商,與電視媒體產業做節目企劃執行與後期剪輯。目前在鍵盤上漫舞,用眼睛記錄、留下真正屬於在地人的地方事。

 

Read More

 

© 2023 by Going Place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