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後山,用一片葉子撐起家園
- Summer Tien
- 2月7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2月8日
專案名稱:臺東縣政府文化處《藝起來我家》品牌專書
圖片提供:綠地創意設計 負責項目:人物採訪、撰文

▐ 在後山,用一片葉子撐起家園
關於臺東早期的農業經濟開發,從日治時期大正元年成立「臺東製糖株式會社」到光復後的「臺東糖廠」,蔗糖絕對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尤其在1970年代國際糖價「漲」聲響起,極盛時期全臺東有2千多公頃的甘蔗園。不過在老臺東人的回憶裡,除了甘蔗園與蔗糖香,還有菸葉田和淡淡菸草味道,同樣在支撐後山家庭每日的生計。臺東市中興路豐田里一帶,昔日稱作「煙仔寮」是種植菸草的區域,「這裡種的菸草會運到花蓮的豐里和玉里,以前菸草還可以用來抵工資。」在煙仔寮長大的張國柱訴說菸草即綠金、人人有煙的日子,說起農忙時院子總是佈滿日曬的菸葉。
▌ 立足煙仔寮,成為臺東菸業的先驅
張國柱的家族本是臺中大雅的地方仕紳,後來經由水路乘竹筏遷居至臺東建和,爾後搬遷到煙仔寮(今日豐田里)。啜一口茶,張國柱說:「曾祖父在日據時代有參與卑南大圳的建設,從岩灣到豐原里還有臺東機場,那時候都是人工開鑿,用圓鍬來挖、畚箕清倒廢土。」。1921年日本為了要加速對東臺灣的開發,對本島移民提供獎勵政策,若有參與修建灌溉排水設施之移民者即可獲得土地。
所謂「有土斯有財」,對於移住臺東的人口無疑是大利多,加上自行墾荒的田地,只要善加運用都能帶無限商機。張家向來懂得經商之道且政商關係良好,舉凡什貨、米店、農藥行等皆有涉略。 至於農耕,自家開墾的土地多為旱地,加上缺少灌溉水源,反而是種植菸草的最佳條件。張國柱提到,需有核發菸草耕作許可證才是合格菸農,官方會嚴格管制菸草種子的來源與數量,收成的菸葉要實報實銷杜絕私藏。

▌ 有福同享,用一片葉子撐起家園
在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菸草種植,二戰結束由國民政府接手並控管菸業規範,包含農家身家背景、資金成本與來源、菸葉園的面積等。民國58年全臺灣菸葉種植面積高達11952公頃,當時處理菸葉需要人工採收、挑選整理、烘乾成串、包整運送每項步驟無不仰賴人力,因此張家以菸葉抵換薪資豢養許多長工,在吞雲吐霧之間積累一個產業,直至民國76年政府開放洋菸進口,筆挺翠綠的菸葉園一片片消失在煙仔寮,目前本地區以種植釋迦、荖葉及荖花為主。
張家在臺東生活已百年,原先家族居住之所已整修為二層式樓房,當初曬菸葉地院子仍在,這兒留有先人的足跡亦是後代宗親聚會的場所。張國柱說:「祖父會國術也懂基礎的中醫診治,附近村莊的人會在院子練國術,他會做義診醫治跌打損傷。」學習國術是強身健體不為逞兇鬥狠之用,也是農閒時刻的休閒活動。 不僅如此,張家先祖為了回饋鄰里,特地興建廟祠讓民眾的心靈層面有所寄託,並且祈求上蒼守護云云眾生。
▌ 種善因得善果,世代生活皆安順
在煙仔寮成為過去式之後,田地就改種稻米、地瓜、花生等作物,大人小孩拼手抵足在田間辛勞,滴在土裡的汗水換農作豐收,能溫飽人口多的家族與長工。張國柱回憶那時純樸的村落,農忙結束偶爾會獲得一點零用錢,雖然不多卻足以開心一整天!農閒時張家院子就成了孩子們的棒球場與遊樂園,附近村莊的小孩相約玩遊戲、打棒球,在球揮向藍天的那刻,張國柱知道自己嚮往的是不一樣的天空。「比起讀書,我更想要學技術,立志國小畢業之後當黑手(機械修理的工作者)。」但張國柱有志難伸,父親希望身為老大的他繼承農田事業,他深知父命難違暫且將個人志向放心裡,堅守農家子弟的本分。
古語有云「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」張家先祖過往種下的善因,如今福報迴向給後代子嗣人生平順安穩。談及家族在時代變遷之下,多數至外地求發展的現況,張國柱說:「現在不如以往,在外的人過年不一定會回來,但是清明節一定會回來祭祖,也會辦宗親會讓大家聯絡感情。」拜3C科技之賜,能立即得知家族大小事,用訊息傳遞,方便、省時也快速許多。

▌ 一期一會相聚首,笑談豐田樂融融
2022年在此舉辦的「大樹腳作伙來喝茶講古」庭院分享會,企劃團隊帶著活動照片來到張家,一起看著活動紀錄照片回顧當時盛況。張國柱提到,那時候里長在找場地,要找一些比較有「意思」的,我們家是數一數二啦!怎料里長來相談的美意,促成豐田里民看故事、憶往昔的好機會。尤其是演出中帶來多首經典歌曲:
挽過頭去看,人生過袂一半,
煞不知如何來唱一條歌,
這首歌,唱啊唱抹煞,
往事一幕幕親像電影。
---------- 歌曲《人生的歌》
細膩的歌聲唱出老歌情懷,動聽旋律勾起記憶中豐田里的陳年往事,張國柱分享說以前時常會有鄰居來串門子,泡了茶就可以聊很久,進出張家門戶就像在自已家這麼自然。一家子的婚喪喜慶、悲歡離合都在此,張家院子承載的故事場景,每一幕都如實呈現在民眾面前。街訪鄰居開心歡喜相見,順勢拿起手機自拍留下美麗倩影;「這裡以前是煙仔寮」、「那裡以前是豬舍」民眾與主持人默契滿點對答如流,仍然記得那段艱辛踏實的農村歲月。分享會的下半場,樂團帶來小喇叭表演結合歌曲演唱,觀眾再也無法純欣賞,開始跟著感覺走牽起手、跳起舞隨著音樂搖擺,每個人臉上笑容滿溢十分享受受在其中,巷弄間寂靜多時的院子再次有了生氣。
張國柱說:「張家也算是光宗耀祖了!」畢竟從臺灣中部跨地域到後山臺東,要適應新環境並且建立人脈真的沒那麼簡單!回看張家紹安堂門上的對聯寫著「汲水澆花亦恩於物有濟,繼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,示子孫兩條正路惟讀惟耕」的祖訓,如今已在豐田里紮根從白手起家到興家立業兒孫滿堂,共同見證臺東近百年的發展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