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的食麋之愛・月子小米粥Cinapa
- Summer Tien
- 2022年4月2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女人生命中的大事,一為嫁作人妻,二是孕育下一代。懷胎八至九個月的期間,身體負載新生兒的重量,越到懷孕後期行走的步伐更是氣吁吁;每日三餐菜色謹守「一人吃兩人補」亙古不變的鐵則,只願肚裡的娃兒出生、長大能夠身強體健。母親將滿滿的愛,一點一滴的給孩子了,自己臨盆後耗損的元氣,得靠豐沛美味的月子餐來療癒。

過去的部落婦女,沒有月子中心可調養生息,也沒有專人配送到府的月子餐服務,相傳在卑南族部落裡流傳產後滋補的食譜,老祖先便特別研究產婦特殊的食物:「Cinapa」小米鹹粥(Cinapa,卑南建和語:燒烤之意)。用簡單食材緩烹慢食,讓孕婦產後奶水充足,不用擔心新生寶寶喝不飽、吃不好,在嬰兒時期就強壯了身體的基礎。
鹹粥的靈魂:小米,是來自土地的溫暖滋味,有了質優的材料做基礎,加上其餘備料:味噌醃漬過的豬肉、碎薑末、白米。首先,小米需先乾炒約2小時,再加入白米與水繼續燒煮,隨時注意碳火明滅的狀況且耐心攪拌。選用最好的小米,配搭傳統的炭火爐滾小米粥,別有一番風味,讓時光烹煮每一口滋補的愛,也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之情。

從掌廚的芙優谷口中得知,Cinapa的小米不同於一般的品種,她說:「這種非糯性的小米來煮Cinapa,孕婦吃了之後,很容易分泌奶水。」
看著在場的mumu們討論Cinapa,當下突然湧起了一陣落寞,原來是品種名為Kapaulan的小米,幾乎已經沒有人在種植。小米在生長期的看顧極其費力耗神,從選地、播種、疏苗、拔草...多次步驟,更要防止天外飛來的鳥兒啄光米粒。以往辛苦栽種的小米,現在已方便買到各類品種,栽種小米的面積快速的銳減,Kapaulan小米的蹤跡逐漸消逝在農田裡。

mumu們有遠見,事先早已做了保種的準備,此起彼落的說起種小米的甘苦心酸,卻仍想復耕Kapaulan小米。話題聊到了育兒哺乳,玉鑾mumu說:「以前真的是發奶很脹,乳汁都會自動流出來,必須要墊毛巾,還要時常更換。從田裡面回來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先餵小孩,不然一直漲奶很不舒服。」一陣大笑劃破先前稍微肅穆的氣氛。

鍋勺有韻律的在翻動,起勺的瞬間掀起一陣麻油香,不免訝異調味的佐料僅有碎薑末,麻油,何來之有?芙優谷說:「這是小米來加油添味的香氣。」烘培過後的小米加熱之後,分泌的油脂會像濃郁的麻油香。炭火爐持續燒得小米飄香,鄰近的媽媽們被吸引而來,最後將小米粥起鍋,撒上碎薑末、味噌醃肉即大功告成,我們不獨佔這份無可取代的食糜之愛,來吧!讓我們一起享用!
All photo credit :高信宗
◎本刊保留所有權利。欲利用本刊圖文內容,請洽著作財產權人臺東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之同意或書面授權。
台東部落食尚 第一刊 《食物的故事》
2019 / 12月出刊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