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彈弓、草編、糯米釀 一個貓公部落、多種玩法

  • 作家相片: Summer Tien
    Summer Tien
  • 2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專案名稱: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112-113年度國內外社會創新案例採訪編輯案 採訪單位:花蓮縣豐濱鄉豐濱社區發展協會 負責項目:主題採訪、撰文、平面攝影


輪傘草杯墊成品(豐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)
輪傘草杯墊成品(豐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)

▐ 彈弓、草編、糯米釀 一個貓公部落、多種玩法


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貓公部落(Fakong,阿美族對「文殊蘭」的發音),坐落在阿美族聖山奇拉雅山的山腳下,是北往花蓮市、西越海岸山脈及花東縱谷、南鄰臺東的交通樞紐。同時集山林河海之境,正適合發展深度旅遊,只要跟隨在地部落導覽,不論是海洋探索、農遊體驗、縱谷森活,皆能感受自然山水的美好。


豐濱鄉豐濱社區發展協會就位在貓公部落裡,協會運用地理環境的優勢,結合在地風土與部落傳統,設計出多樣化的文化體驗遊程,成為社區特色產業。

 

帶領貓公部落青年,打造文化體驗遊程的幕後推手吳建安,從小在部落長大、在外求學求職,爾後返鄉成立自己的工作室,也擔任豐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,為族人服務,致力推廣傳統技藝與文化。

 


採集後的輪傘草經過日曬處理,可以提供遊客DIY製成杯墊。(豐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)
採集後的輪傘草經過日曬處理,可以提供遊客DIY製成杯墊。(豐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)

貓公部落最有名的就是輪傘草與苧麻編織工藝。走在貓公部落的街道,偶而會看到活用苧麻、輪傘草等阿美族傳統植物開設的手作工坊,店家將採集的野草經過多重工序,才能製作成生活小物,「以前老人家多半是做成生活用品,不如就把傳統植物應用到極致,更深入日常。」吳建安補充,因此才有手捻苧麻線做成的環保杯套、到溪河邊採集輪傘草編成杯墊等的生活小物。這也是協會與部落正在努力的方向,將傳統知識與文化產業結合,創造就業機會與經濟收入。


文化須仰賴人與人的傳遞而延續,但是部落青年人口不斷外流,無人傳承終將消逝在時代的洪流中。於是吳建安特地到勞動力發展署花蓮就業中心尋求解方,在服務人員建議下,他選擇了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」來改善部落就業環境。


釀酒節、童玩節,還能見識海女文化

2020年協會開始執行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」為期一年的「貓公部落觀光產業人才育成計畫」,經過一年的洗禮,協會全員的努力累積的成果,具體呈現為部落遊程與工藝坊,也包含導覽解說人員的訓練,以因應未來的需求。

 

另一方面,協會積極配合交通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兩個遊程平台(一烈!海派過生活[1]以及老闆!來串生活)達到宣傳效果。推動的計畫核心則在於優化文化體驗遊程,包括現有釀酒體驗、彈弓體驗、輪傘草手作課程等7項文化遊程,另有搭配節慶或季節推出的活動:野地童玩節、貓公釀酒節,打造一個部落、多種玩法的旅遊景點。吳建安補充,老人家祖傳的編織或工藝技能,現在就用體驗活動去推廣文化之美,越多人了解就越知道保存的重要性。

 

同時,協會開始記錄整理貓公部落海女的採集行為,從人物邀訪、地形探勘、實地採集的過程,爬梳亙古已久的海洋知識,整理採集行動底下的文化脈絡,作為日後開發新遊程的腳本。


[1] 「一烈」是來自部落的慶賀、歡呼聲。「海派」是指居民伴海而生的日常也是他們面對世界的處世哲學。「海派玩家」匯聚了台11線沿線各部落的各種獨特體驗活動。


遊程準備好了,盼青壯族人返鄉一起推動

 

協會內部因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」進用的人員,各司其職卻又能互相支援。進用人員林佳玲提到,手作編織或工藝類的技能是大家擅長的領域,相較之下活動行銷難度稍高,希望能有廣告或社群行銷的業師來豐濱授課,後續宣傳活動更能得心應手。

 

為了讓部落遊程能夠再改善及優化,得先儲備足夠的人力才能產生量能,但原鄉部落人口外流問題嚴重,幸好能雇用臨時人員支援,而這也讓年紀稍長的族人能貢獻一己之力,並有津貼紓緩經濟困頓的情況。對此,吳建安強調,由於涉及的場域多且廣,非常希望有年輕人回鄉發展或是二度就業的青壯年,透過多元就業開發方案,讓返鄉工作不再是空談。



貓公釀酒節-旅人試飲部落自釀的糯米酒(豐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)
貓公釀酒節-旅人試飲部落自釀的糯米酒(豐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)

貓公釀酒節一起齊跳圍舞(豐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)
貓公釀酒節一起齊跳圍舞(豐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)

談及協會經營體驗遊程的感想,吳建安認為,主要是讓部落文化透過產業帶來收入,經過全球疫情與2024年0403的強震,很多事情更刻不容緩。首先是文化體驗遊程的開發,須由協會主導制訂合理的收費及分潤機制,鼓勵遊客在地消費,促進地方經濟;各類遊程會使用的場域與文化息息相關,就須維持最原始的樣貌、定期修補並適度調整。如此一來,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將指日可待。

 

推動體驗遊程是牽一髮而動全身,隨著產業發展,部落也將需要大量的人力,日後會釋出全職、兼職工作機會,進一步吸引青壯世代返回部落就業。


回顧文化體驗遊程推出後的市場反應,以糯米釀與彈弓DIY最受歡迎,夏天季節限定的貓公微醺之旅則是場場爆滿,今年第二季總業績相較第一季增加了20%,代表傳統文化與生活日常結合的體驗遊程具有發展潛力。在多元計畫執行邁入第三年,吳建安期許未來能申請「多元就業培力計畫」,串連部落周邊的產業與協會結合,培植在地人才共融共好。



夥伴來說話:遊客的笑容是動力的來源・林佳玲

自2020年協會執行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」以來,林佳玲就是編制裡的重要夥伴,主要負責遊程活動的行銷宣傳。因為沒有廣告預算可投放在社群媒體,圖文是否能捉住消費者的眼球,就成了她的一大挑戰。「這幾年有慢慢抓到活動宣傳的訣竅」林佳玲土法煉鋼練就一身好本領,精準傳遞豐濱遊玩的多種選擇,看到遊客玩得開心就是她最大的成就感。(Lisin Icyang攝影)



Comments


pexels-photo-380283.jpg

About Me

北漂的都原青年,過去待過戶外廣告代理商、運動品牌代理商,與電視媒體產業做節目企劃執行與後期剪輯。目前在鍵盤上漫舞,用眼睛記錄、留下真正屬於在地人的地方事。

 

Read More

 

© 2023 by Going Place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